穿得最土
——邵東縣原縣委書記劉中心紀事
1973年,原邵東縣委書記劉中心(左二)在火廠坪公社龍興大隊聽石山造田情況介紹。(資料照片) 唐大柏 攝
湖南日報記者 冒蕞 朱文碩
一件補了又補的中山裝,一條常年沾著泥水的土布褲子,一雙舊膠鞋,這是他最常穿著在身的“行頭”。
雖然已逝去17年,但他的事跡和精神,依舊被邵陽很多干部群眾所傳頌。
他叫劉中心,1965年至1975年先后擔任邵東縣委副書記、書記。
7月7日至8日,記者在邵東走訪劉中心的同事和親屬,與他們一同追憶這位備受人民愛戴的老書記。
穿得比普通農民還土氣
在唐賢甫的記憶中,劉中心沒有穿過新衣服,所穿的一直是那身舊衣物,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“生活上要向低標準看齊,工作上要向高標準看齊”。
時任縣委辦干部的唐賢甫,當年經常跟劉中心一同下基層、走公社。他告訴記者,在公社食堂吃飯時,劉中心從不找人招待。“基本上也沒人會主動招呼他,因為他穿得差,下去工作經常被當成普通農民。”
曾赴邵東采訪的著名攝影家、湖南日報記者唐大柏稱他為“穿得最土的縣委書記”。1973年,唐大柏前往邵東火廠坪公社采訪“農業(yè)學大寨”時,在田野里遇到了在公社現場指揮改造亂石山的劉中心。面對眼前這位留著很深的頭發(fā)和胡子,穿著一身破舊衣服,肩上掛著一個黃色舊挎包,衣服和鞋子上還有很多黃泥漿,看得出剛從工地下來的縣委書記,唐大柏趕緊用相機定格了他當時的身影。
“在我的鏡頭中,他打扮得比當地普通農民還土氣。”唐大柏在回憶當年采訪的博文中這樣寫道。
熟悉劉中心的同事都知道,他是個典型的邵陽漢子,喜歡喝酒,也能喝酒。但他工作中卻滴酒不沾,也不接受任何吃請。這個原則,他直到1978年升任邵陽地委書記以后,也未曾改變。
一次,劉中心連續(xù)在幾個縣區(qū)調研了一個星期,各地都在吃工作餐時把酒準備好了,但他硬是不許上酒,更沒喝一滴酒?;氐郊液?,酒癮難耐的劉中心拿出自己“珍藏”的家鄉(xiāng)米酒,邀來秘書和司機一起過過癮。
原邵陽地委機關司機王許華至今仍記得那頓酒,喝的是廉價米酒,吃的是嚼不爛的鹵豆干,讓他不禁為這位地委書記感到心酸。
不少人曾問劉中心:當個書記這么辛苦,下級請喝點酒又有什么問題?劉中心的回答是:“愛好是愛好,原則是原則,分不清就不要當干部。”
被群眾錯當成“田把式”
上世紀70年代,邵東主要經濟工作以農業(yè)為主。
當時,劉中心一個星期有四五天都往田間地頭跑。邵東縣文史辦副主任申喜平告訴記者,當時的縣委大院里流傳著一句話:“辦公室里找不到劉書記的人,哪里有中心工作他就在哪里。”
一次,在九龍嶺公社的稻田邊,看到社員們浸種育秧的方法不對,劉中心挽起褲腿就下到田里,手把手地教了起來。
有社員好奇地打量著這個農民“扮相”的人問:“你哪個公社的,何噶古噶(為什么這么)里手咯?”
得知這位“田把式”居然是縣委書記,社員們又是驚訝又是欣喜,紛紛圍上來請教農業(yè)技術,“專家書記”的外號不脛而走。
當時,我國南方正在推廣雙季稻,然而由于種雙季稻比種單季稻需要多付出近一倍的勞動,邵東不少群眾不愿意改種,還發(fā)生了偷偷將雙季稻種子換成單季稻種子的情況。
為了說服群眾種雙季稻,劉中心幾乎跑遍了所有鄉(xiāng)鎮(zhèn)。一次,他帶領工作人員一路步行一路查訪,走到黑田鋪公社,正巧碰上一起偷換種子的事件,公社主任要把種子換回去,群眾不肯,雙方僵持不下。劉中心見狀,趕緊從人群中擠了進去,大聲說:“大家聽我講一句!”
接著,劉中心笑瞇瞇地給大家算了一筆賬:種雙季稻付出勞動多,但收獲更多,一畝能增產幾百斤……直白樸實的一番話,把大家都說服了。
“他是‘專家書記’劉中心,肯定不得哄人的。”人群中有眼尖的,認出了人是縣委書記,大家就更信服了。
在劉中心和各級干部苦口婆心的宣傳、勸說下,越來越多的群眾改種了雙季稻,全縣糧食連年增產。像這般帶頭實干、攻堅克難,是劉中心一以貫之的工作作風。他在地委書記任上,提出“把荒山變?yōu)殂y行,把大地變?yōu)榧Z倉,從地下挖出寶藏,叫江河發(fā)出電光,加快步伐建設邵陽”,帶領干部群眾披肝瀝膽艱苦奮斗,使隨后幾年成為邵陽歷史上經濟發(fā)展最好最快的時期之一。
一輩子存款付不起喪葬費
穿得最土,也是因為劉中心很“小氣”。
“在邵東縣工作時,我家經常入不敷出,需要借錢來維持,日子過得緊巴巴的。”這是劉中心的妻子湯國英追憶丈夫時,寫下的文字。
湯國英的描述中,丈夫“小氣”到剩菜剩飯都舍不得倒掉,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舍不得買。
然而,“小氣”的劉中心卻有很大方的時候:他總帶頭給希望工程捐款;當得知有一個患病孤兒生活困難,他還自己掏錢負擔了孩子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生活開支……
這讓一家人的生活更加拮據,但劉中心仍嚴格要求自己和家人:“不能利用職權謀私利,不能收受任何人的錢物。”
令人唏噓的是,1998年9月,劉中心去世后,殯儀館各種費用加起來需要付7000多元,而妻子湯國英取出全部存款才不到6000元錢。這件事讓許多邵陽市委的干部和老同志感動不已,大家自發(fā)湊錢補上了劉中心的喪葬費。
“真正的典型經得起歲月的沉淀和歷史的檢驗。”邵東縣委書記黎仁寅說,劉中心書記是“三嚴三實”的好教材、好范本,他一心為民、帶頭實干、嚴于律己的精神,是一筆值得永世傳承和發(fā)揚的寶貴財富。
■短評
“穿得最土”是一種價值掂量
冒蕞
劉中心常掛在嘴上的那句“生活上要向低標準看齊,工作上要向高標準看齊”,被他用實際行動堅守了一生。
生活上,一身最土的裝束,一杯廉價的米酒,他不覺得苦,反而分外滿足。工作上,他總是沖到一線實干,總是站在老百姓身邊,孜孜不倦地追著中心工作跑。甘守清貧,他也不以權謀私,始終是廉潔自律的楷模。再苦再難,他也心系人民,讓一方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。
這份堅守,源自劉中心對黨、對人民、對事業(yè)的忠誠。在他內心的天平上,個人的得失輕若無物,群眾的憂樂重如泰山。
經濟在發(fā)展,生活條件在改善,那一份“穿得最土”的清貧已然遠去,然而“穿得最土”背后那種艱苦奮斗、實干為民的精神,那種把群眾的福祉、把工作的成效、把黨員干部應該恪守的原則看得比個人得失重上百倍的價值掂量,卻應被永久地堅守和傳承下去。黨在任何時期都需要這種與群眾心連心的質樸型干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