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,免费黄色视频网站,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,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

首頁 > 決勝2020?勝績篇

三合瑤族村:教育拔窮根

來源:湖南日報 作者: 2020-09-16 08:54

9月8日,汝城縣文明瑤族鄉(xiāng)三合瑤族村,石泥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與群山、白云構(gòu)成一幅“云頂新居”美麗畫卷。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

湖南日報記者 王亮

三湘都市報記者 卜嵐

9月10日上午,省稅務(wù)局派駐汝城縣三合瑤族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李海波滿臉笑意,熟門熟路來到村民陳春賤家,將一筆升學獎金送到他女兒陳麗英手里。陳春賤在一旁看著女兒,目光里滿是驕傲,他相信,懂事好學的女兒大學畢業(yè)后,生活一定會更美好。

△省稅務(wù)局幫扶工作隊隊長李海波(右一)將升學獎金送到陳麗英(中)手里。今年,陳麗英考取了湖南農(nóng)業(yè)大學。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

陳麗英今年高考發(fā)揮穩(wěn)定,考上湖南農(nóng)業(yè)大學。這是陳春賤家連續(xù)兩年獲得升學獎金。去年,陳麗英的哥哥考上華北理工大學?!白饚熤亟虄?yōu)秀家庭”的金色牌子,掛在他家門楣上,格外醒目。

李海波說:“去村民家辦事,最開心的就是去送教育獎金??吹竭@些有出息的孩子,就看到了三合村美好的未來?!?/p>

三合瑤族村位于大山深處,交通落后,村民文化水平低。2018年初,工作隊來到村里,產(chǎn)業(yè)扶貧、消費扶貧、科技扶貧等多管齊下,村集體收入實現(xiàn)從零到50萬元的跨越,村民年均純收入增長至9000元以上。當年,三合村實現(xiàn)脫貧摘帽。

△汝城縣文明瑤族鄉(xiāng)三合瑤族村,延伸到瑤寨的盤山公路。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

令李海波最難忘的,是剛?cè)氪迕滋畋砀駮r的情景。當他遞上筆,卻有一半左右的村民露出憨厚笑臉,不好意思地說:“李隊長,我……不會寫字。”

已經(jīng)是2018年了,還有這么多文盲?李海波吃驚之余,下定教育扶貧的決心,“三合村不但要經(jīng)濟脫貧,更要文化脫貧、精神脫貧。只有教育才能真正消除貧困代際傳遞的隱患,讓村民真正過上幸福生活?!?/p>

當年,工作隊開始教育激勵,不斷完善教育激勵內(nèi)容。從小學到大學,只要獲得校級以上榮譽證書或獎狀,村里就予以獎勵,每張獎狀100元??忌现攸c中學和大學的學生,獎金達到2000元至4000元。

三合村村民子女多,教育負擔重,現(xiàn)金是最實在的鼓勵。像陳春賤這樣,兩個孩子連續(xù)考入一本院校的“優(yōu)秀家庭”,各種獎金到手,既緩解了經(jīng)濟壓力,也起到顯著的示范作用。

與傳統(tǒng)觀念不同,工作隊的教育追求是“大教育”——不僅勉勵青少年認真求學,更要推動成年人學習技術(shù)技能,獲得駕照、挖機、廚師等技能證書,每個證書也有1000元獎勵。

李海波給陳麗英送獎金時,電工黃余良正開著挖機,修筑村里的一條新路。記者趕到施工現(xiàn)場,黃余良熟練地操縱著兩個操作桿,挖機的大臂、小臂、挖斗上下舞動。休息時,黃余良告訴記者,他目前考取了駕駛證、電工證和挖機證,是村里證書最多的成年人。

△村民黃余良開著挖機修筑村里的一條新路。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

技術(shù)在身,脫貧致富水到渠成。作為村里的電工,黃余良每月有1000元左右的工資,開挖機,另有進賬。加上養(yǎng)雞、種植紅薯和百香果的收益,比之前外出打工掙得多。

“獎勵是手段,目的是營造村里重視教育的氛圍,最終實現(xiàn)經(jīng)濟、精神雙脫貧。”李海波笑著說,現(xiàn)在村里的每個家庭,孩子們都爭著拿獎狀,成年人也在琢磨考個證,“學了技術(shù),還有獎金拿,誰不心動?”

△省稅務(wù)局幫扶工作隊隊長李海波(右)查看陳麗英獲得的各種獎狀證書。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

實施教育激勵以來,已累計發(fā)放獎金30多萬元。每年獲得獎狀獎勵的學生達300多人次,獲得技能證書獎勵的村民30多人次。去年三合村有15人考上大學、5人考上省級重點中學;今年有15人考上大學和省級重點中學。

今年,工作隊即將結(jié)束3年的扶貧工作,但教育激勵不會停止。村里和工作隊建立三合村教育激勵基金,規(guī)模100萬元。基金擬委托湖南汝城投資發(fā)展集團有限公司經(jīng)營,每年收益預計7.9%,將用于三合村的教育激勵,確保形成長效機制。

“10年、20年后,三合村會是什么樣的面貌?”李海波說,“我一定要回來看看?!?/p>

■記者手記

用教育托舉夢想

卜嵐 王亮

“不學習不行!”考挖機證、駕駛證、電工證,近40歲的黃余良仍在努力汲取新知識;由爺爺帶大的朱娟一家走出了3個大學生,自食其力補貼家用;考上大學的陳麗英,準備畢業(yè)后回鄉(xiāng)從教……他們正在用知識改變未來。

“扶貧先扶智,治窮先治愚。”這是2018年農(nóng)歷正月初八,李海波到三合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后的最大感觸。在產(chǎn)業(yè)扶貧的基礎(chǔ)上,幫扶隊開展教育激勵,對學生和獲得技能證書的村民、民間工匠等進行獎勵。

500元、2000元、4000元,一筆筆教育扶助金如春風化雨,減輕了貧困家庭的教育負擔,托舉起村民的夢想。教育,已成為三合村“拔窮根”的重要力量,成為脫貧致富的“無形推手”。

教育才是阻斷貧困代際傳播的治本之策。在希望的田野上,種子一旦發(fā)芽,就沒有什么力量能阻擋它破土成長、開花結(jié)果。

原載《湖南日報》(2020年9月14日03版)

weixin

掃碼關(guān)注

官方微信公眾號

掃碼關(guān)注

官方新浪微博

掃碼關(guān)注

官方抖音號